[导读]海尔集团通过服务化转型,从传统的制造业运营转变成“制造服务业模式”运营;从家电产业链中低产值的制造业向以研发、品牌、渠道和服务为主的高价值产业链转型。
2009年初,张瑞敏对海尔有了一个新的界定,当时,他提倡的海尔是“美好住居生活的服务商”。这句话,一度被外界解读为海尔“去制造化”的前奏。其实,海尔的转型,既是中国制造业产品同质化、利润率不断下降的外部环境所致,同时也是海尔主动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。
海尔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电行业制造环节利润率低的危机,并且也做出了应对的举措。在海尔的一次内部会议中,张瑞敏提出了海尔转型的想法。张瑞敏表示,在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营销服务这样一个完整的家电制造产业链中,海尔将逐渐淡出生产制造业务,将其生产环节外包,交给台商这样的专业代工企业去做,实现从制造型企业向营销型企业的转型,专注于研发、品牌、渠道和服务。具体步骤是:首先与台湾一些家电产品制造商洽谈,成立双方合资的产品制造工厂,然后将逐步退出这些合资公司,最终实现“制造服务业模式”的运营。
作为国内家电行业领头羊的海尔,面对的行业竞争异常激烈,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日益高涨,议价能力空前提升,同时,随着家电行业的入行门槛越来越低,新进入者和替代品层出不穷,这些都成为影响海尔竞争战略的重要因素。要想维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利润率,赢得超常的投资收益,就必须摆脱与竞争对手的正面竞争,寻找新的盈利领域,这既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,也是一场巨大的挑战。
对于海尔的转型,张瑞敏认为最大的特点是营销模式和运营机制的创新,营销模式即“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”,运营机制即“每一个员工都是考核单元,称之为自主经营体”。作为低利润的制造行业,家电行业的竞争已不再是由技术革命和产业规模的扩大来推动,只有找到适合的营销模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而新的营销模式,在海尔看来,就是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业务模式,向高利润的营销和服务环节转变。因此,海尔弱化制造,强化品牌,集中精力进行研发和营销,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。